香港電影有待觀察


@林錦波 - 2008/10/10

由美國觸發的金融海嘯(二零零八年),到了執筆時這股巨浪仍未平息,金融市場還是風高浪急、人心惶恐,由美國吹到歐洲,亞洲亦受到波及,市民對股票市場和金融投資失去信心。至於,影業的影響只顯示在股票市場的急跌急升,有消息指美高梅(MGM)力爭新的投資者,為二零一零年後的新一輪製作籌集資金,雖然私募基金早於去年第四季已經暫停運作,但荷里活對籌集資金方面仍然信心十足;而多家荷里活片廠明年至二零一零及二零一一年的製作已經準備妥當,資金籌集方面早已完成,包括多部大製作,包括哥倫比亞的《青蜂俠》、迪士尼的《Alice in Wonderland》(添布頓導演)、霍士的《Avatar》(占士金馬倫導演)、美高梅的《RoboCop》、Marvel的《鐵甲奇俠2》、Miramax的《The Debt》、New Line的《色慾都市2》、派拉蒙的《The Last Airbender》、環球的《Nottingham》(烈尼史葛導演)、華納的兩集《哈利波特》完結篇等,各大荷里活片廠反而擔心演員工會(SAG)出現罷工浪潮,影響製作的進度。

至於,香港影業仍是一潭死水,受到內地收緊電影檢查的審批,令合拍片遇上寒冷,製作產量下降,客觀環境的轉變,在沒有內地市場的形勢下,單從本地和傳統市場(東南亞及灣)令影業難以經營。有不少電影人和專欄作者都相繼表示港產片已逐漸成為中國電影的一部分,這現象近年愈趨顯著,特別是多部大製作合拍片都以普通話版本在港上映,如《投名狀》、《赤壁》等,都令上年紀的觀眾憶起上世紀七十年代粵語片陷入低潮,近乎停產,市場上只有本地和台灣製作的國語片,情況十分接近。當年粵語片的沒落,一般歸納為兩大因素,一是粵語片限於市場發展,製作成本偏低,粗製濫造,對比其時國語片製作質素較佳,令觀眾不斷流失;其次是粵語片一直都以一班具票房保證的明星作為主導,當老一輩明星淡出之時,新一輩的明星就只剩下陳寶珠和蕭芳芳「單天保至尊」,可是兩人都無法扭轉粵語片沒落的命運,最後國語片霸佔市場,同時令粵語片的觀眾離開電影院,轉而投向觀看電視劇集。

今天港產片面對的形勢跟當年的粵語片情況,十分接近,只為本地和傳統市場製作的電影,難以經營,加上香港電影不論是演員和主創人才青黃不接的情況,十分嚴重,現時能具叫座力的香港演員所剩無幾,加上他們片酬偏高,只有大製作才能承受,年輕一輩的演員多是歌星,他們對演戲充滿熱情,但沒受過正式訓練,加上他們要顧及歌星形像,演出上有不少限制,再者他們的叫座力亦並不理想,令好些導演在選擇演員方面,都向內地和台灣演員著手,加上合拍片能開拓內地市場,此消彼長之下,香港演員只會買少見少。近年有不少原本由電視轉戰電影的實力派演員,都相繼回到電視台演出劇集,就可以看到影業面臨的困境,就如當年多位粵語片的紅星和導演,走到電視台發展一樣。其時,這班經驗豐富的演員和導演提升了電視劇集的質素,同時間接訓練了不少新一代的年輕演員和製作人,對香港電視和電影的發展,功不可抹。

現時內地影業的發展仍處於開發時期,市場開拓方面,在硬件(戲院)和軟件(發行制度)方面仍有待發展完善,港產合拍片能否打開內地市場,佔上一席位,以現時的形勢來看,難有結論;可是香港影業青黃不接的情況如不斷惡化的話,那港產片與國產片的分野會逐漸迷糊,最後港產片將融入國產片之內。相近的情況有點像英國,當年雄據一方的英國電影巨頭Rank電影在全球大行其道,其製作的電影在美國相當受歡迎,當中包括英國電影大師米高飽維爾(Michael Powell)和艾馬力柏拉斯保加(Emeric Pressburger)的名作《紅菱艷》(The Red Shoes)、《月宮寶盒》(The Thief of Bagdad)等,以及艷情片「Carry On」系列,是為英國電影最光輝的日子,可是Rank拓展太多財政出現問題而倒閉,加上荷里活不斷開拓歐洲市場,以及吸納英國的電影人才,由基層製作人才、編劇、導演和演員,不斷到美國發展,現時荷里活不少著名導演和演員都是原籍英國,包括大導演烈尼史葛、金像影帝安東尼鶴健士、安瑪湯遜、曉格蘭特等,多不勝數,就連英國「國寶」暢銷小說《哈利波特》也由荷里活改編拍成電影,而英國電影就只剩下拍攝具藝術氣息濃厚的導演繼續努力,如邁克李、堅盧治等,他們成為各大影展的常客。雖然近年有不少英國木土電影大受歡迎,但這些導演和演員瞬間便到美國發展,留守本土的可謂廖廖可數。

因應市場的逆向,香港電影人投向合拍片和國產片,可謂理所當然,近期有多部電影由內地導演和香港演員合作,如李玉的《蘋果》、張一白的《好奇害死貓》和《彼岸》等,可以看到這種人才交流和合作,都令如何分辨港產片遇上困難,而香港電影金像獎和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是否仍以現時的制度來評定港產片資格,記得馮小剛的《天下無賊》和張藝謀的《滿城盡帶黃金甲》都曾以港產片資格與其他港產片競逐獎項,但對電影有一定認識的人士都明白港產片與國產片需要兩個不同的評審標準和角度,作為香港電影的獎項未來如何自處,相信是兩個組織需要認真面對的問題。

假若國家電影局繼續收緊合拍片的審批,相信香港就只剩下為本地和傳統市場開拍的中小型製作,主要供給有線電視和收費電影頻道,以及走藝術片路線的另類製作,正如台灣侯孝賢、蔡明亮等當上各大影展的常客,發展近似台灣。那香港電影強勢的商業電影將會近乎停產,電影人只好跑到內地發展,或者轉型拍攝中小型或藝術片,可是生存空間只會越來越少。近日有多位著名電影監製和導演面對當前的艱難形勢,為此開了一次緊急會議,希望能達成一定方案解決困境,可是與會者面對內地政策的收緊,實在難起任何作用,最終亦未能達成任何結果。

最近台灣導演魏德聖拍攝的《海角七號》,在台灣勁收突破三億新台幣票房,成為近二十年來最賣座的台灣本土製作,這可以看到台灣需要經過二十年的時間才能出現一部突破本土市場的電影,但《海角七號》能否扭轉台灣電影在本土的弱勢,仍然有待觀察和發展。

回到香港電影方面,香港獨立電影人現時以申請藝術發展局的資助,開拍小型獨立電影,可是這批電影除了在香港及各地電影節放映外,在香港現時的發行制度下,只能作有限度放映,觀眾層面極為有限,阻礙這類電影的發展空間。有部分跟業界有關係的獨立電影人,找到電影公司合作製作和發行,但這批電影在票房上仍未出現突破。二零零八年,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聘任邵逸夫孫女邵素薇為執行董事,這位電影大亨的後人,畢業後在新加坡政府部門工作,曾任《荷里活報道》(Hollywood Reporter)的市場顧問,對電影應該有一定的認識,可是作為亞洲區「老牌」的香港國際電影節,要面對周邊地區及全球各地電影節的競爭和威脅,是時候需要重整方向和定位,而一位在新加坡出生和工作的華人,能否掌握本地及周邊地區的影業發展,領導香港國際電影節面對內外的挑戰,實在有待觀察。


#####

作者於2008年至2010年期間在《信報》撰寫《影業刺針》專欄,關於電影、電視及娛樂工業的評論。此文原於2008/10/10刊出,現經作者修訂重刊,現經作者編訂於2019/01/20重刊。

[ #電影 #影業刺針 ]




cc logo BY-NC-ND | Attributions @林錦波 Terms

Author @林錦波 herein proclaims all rights to this article and related contents and thus publishes expressly the sai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licence which allows for sharing with attributions while restricting commercial usage and modifications. In conjunction, Author introduces images, illustrations and other media elements which may individually be on their own different terms.